針對農村黨員居住分散、組織難、集中難等現實問題,宿城區充分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資源,推進農村黨員就近就地接受教育培訓。
培養“本土講師”,選聘群眾身邊的優秀村(社區)書記、共產黨員、致富能手、百姓名嘴等50余人,納入區委黨校“講師庫”,集中開展授課輔導,考核合格后發放聘任證書,全區黨員教育培訓外請講師比例下降至24%,本土講師逐漸成為農村黨員教育的中堅力量。
講好“本土故事”,深入挖掘宿城籍英烈朱瑞將軍紅色故事,細致整理26名宿城籍市級及以上“兩優”先進典型事跡,總結提煉“耿車蝶變”等基層治理實踐中的鮮活案例,精心制作培訓課件、黨員教育片,形成“資源庫”供全體講師靈活選用,以身邊人、身邊事提升黨員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打造“本土場景”,開發農村黨員教育手繪地圖,將課堂從教室延伸到農家院落、田間地頭、產業現場等黨員生產生活一線,打造和美鄉村、基層治理、農文旅融合等46個現場教學點,串點成線開發9條主題鮮明的現場教學路線,組織開展“現場課堂”研學思活動135場次。今年以來,依托“本土課堂”組織全區3000余名農村黨員在“家門口”接受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