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本意是經濟學的概念,指的是對未來經濟狀況或某些經濟變量的預測或猜測。同樣,干部成長也會有預估、有判斷,預期合理方能成長穩健。組織部門當把預期管理納入干部工作“全鏈條”,及時引導、適時糾偏,讓信心與行動同頻共振、個人與組織共同發展。
凡事皆有度,有節則無虞。預期是一把“雙刃劍”,不能沒有,過猶不及。合理的干部預期是信心的“催化劑”,更是行動的“刻度尺”,一旦干部通過自身努力實現了合理的預期,一定程度上能夠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反之,有一些干部預期過高,執著于“大步快上”,給自己畫“設計圖”、定“晉升路線”,剛當上中層干部,就想著提拔晉升;剛調整崗位,就想著再進一步,過度用力,反而適得其反。還有一些干部預期過低甚至沒有預期,對自己的成長進步不抱有過多期望,工作中渾渾噩噩、“躺平”佛系。這種“自我拔高”或者“自我矮化”的預期偏差,都容易挫傷干部干事積極性,影響到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干事氛圍和政治生態。
“風向”決定“方向”,風往哪邊吹,人往哪邊跑。選人用人是“風向標”,也是組織部門幫助干部建立“合理預期”的關鍵一招,讓干部正確認識“該成為什么樣的干部”,才能引導干部見賢思齊、成長進步,指引設置合理預期。堅持把“干了什么事、干成多少事、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讓干部清楚組織需要,為干部設置合理預期立下正確“風向標”。也應看到,干部成長有慢有快是常態,一直很快是例外。組織部門既要搭好成長進步階梯,為優秀干部創造必要的條件和機會,讓干部“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上”,在相對穩定、循序漸進的逐級鍛煉中形成合理預期;也要敢于傳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強烈信號,及時注入“超預期”的激勵,更好地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讓干部預期在“合理區間”,關鍵在管理,要像抓項目一樣,深入開展干部預期跟蹤管理,幫助干部排除不良因素干擾,督促把預期設置在合理的區間范圍內。對不良預期,必須組織及時干預,以“猛擊一掌”的清醒幫助干部理性認識預期,既避免預期過高難實現造成心理波動,也防止預期過低缺干勁喪失前進動力。同時建立健全反饋提醒、雙向互談、跟蹤督促等校正機制,促進自我調適、幫助及時校正。對合理預期,應持續用活激勵政策,階段性予以實現,并指引設置新的預期,保證合理預期螺旋式生長,以此激發更多干部奮勇爭先、主動作為,堅決不讓干事的心寒、不讓老實的吃虧、不讓一線的失落。
作者:宿遷市宿豫區委組織部楊韜,首發于交匯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