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基層天地廣闊,青春大有可為。年輕干部要主動奔赴鄉村振興一線,扎下根、俯下身、沉下心,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
在鄉村振興的“熔爐”中淬火成鋼。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回憶:“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接地氣才能長才干,赴一線才能出尖兵。如果不經過摔打磨練,就會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年輕干部要把鄉村振興一線當作“大熔爐”,主動去偏遠鄉鎮掛職鍛煉,經常到薄弱村居蹲點服務,堅定“想干事”的使命擔當,掌握“能干事”的方法路徑,樹立“干成事”的過硬標準,在艱難困苦中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在解決問題中接受鍛煉、磨煉意志。
在鄉村振興的“土地”里深度扎根。唯有扎根至深,方能枝繁葉茂。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年輕干部要深度扎根基層,時刻與群眾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既要帶頭干,時時想在前、事事干在先,將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因地制宜為鄉村制定產業規劃、提供技術服務,成為鄉村產業的“合伙人”。同時還要帶著群眾干,充分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善于把群眾當“老師”、當“考官”、當“評委”,不恥下問、虛心討教,不斷獲取“活知識”、學到“真功夫”。
在鄉村振興的“賽場”上蹄疾步穩。鄉村振興是一場“持久戰”,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增強不進則退、小進慢進也是退的緊迫感和危機感。爭當“排頭兵”,不僅要說在嘴上、落到紙上,更要體現在立即行動上,才會收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要通過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急難愁盼”摸清找準,站在群眾利益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此外,還要發揚“馬上就辦”的作風,少一分“等、靠、要”思想,多一分“闖、冒、試”勁頭,以自身的“奔跑速度”換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提升速度”。
作者:黃勁松 泗洪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