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新征程上,江蘇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抓好當前。”新征程上,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交織并存,唯有把握當下、力行當下,方能趁勢而上、贏在未來。
時不我待重在求“時”。機遇往往稍縱即逝。對黨員干部而言,時刻保持“坐不住、等不起”的緊迫感是干事創業應有的狀態。能否抓住機遇,不僅取決于是否有敏銳的洞察力,更在于能否立刻付諸行動。倘若遇到困難總是先等一等,小困難也會拖成大困難;碰到機遇總是先看一看,再好的機遇也會擦肩而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更加需要提振“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使命感,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保持快節奏、追求高效率,在有限的時間里付出最大努力、爭取最大成果。
時不我待貴在求“實”。“快”不是最終目的,“好中快進、快中求好”才是時不我待的真正要義。做到又快又好,需要黨員干部錨定方向、真抓實干。要聚焦問題干,把問題作為工作的突破口,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抓、揪著問題改,把實踐問題當作研究課題,破除發展瓶頸和障礙。要圍繞大局干,主動貼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務大局,把工作放在大局中謀劃、放在大局中考量,多謀善斷、精準發力。要創新創造干,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推廣,創符合規律之新、創基層需要之新,干一件成一件,一步一步夯基壘臺、積厚成勢。
時不我待成在求“適”。做到緊張快干,需要新時代黨員干部善于規劃、惜時如金。要校準工作思路,把時間用在真抓實干、攻堅克難上,不擺“花架子”、少做“無用功”。要把握工作節奏,分清輕重緩急,學會“彈鋼琴”,對認準的事情少一些猶猶豫豫,多一些雷厲風行。要提高工作能力,找準工作方法,主動學習充電、實踐鍛煉,長久學、學長久,以能力提升促進效率提升,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王溪源,首發于交匯點新聞先鋒e評